【媒体科院】新疆日报:青蓝相继担使命 薪火相传筑杏坛——新疆科技学院砥砺奋进再谱新篇

发表于: 2023-02-23 点击:

2月23日,新疆日报报道《青蓝相继担使命 薪火相传筑杏坛——新疆科技学院砥砺奋进再谱新篇》新闻。

原文如下:

新疆科技学院20年来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明德厚学、笃志尚行”的校训始终铭刻在每一位新疆科技学院人心中;展望未来,鹏程万里、海阔天空,新疆科技学院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栉风沐雨 披荆斩棘为初心

20年弹指一瞬,新疆科技学院披荆斩棘,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实现了从民办向公办院校的体制转变,教育教学逐步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日益健全,办学规模、质量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特别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取得突破,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力量持续增强,校园环境逐步改善,校企、校地、校校合作交流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20年步履铿锵,新疆科技学院始终坚定奋斗方向,以统观大局、把握大势的气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量,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气概,改革创新、砥砺前行。今天,新疆科技学院人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紧紧团结和依靠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积极发挥办学优势,加快服务重大战略,推动教学质量、育人水平、办学规模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为全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

新疆科技学院的发展历程,每一步都应和着时代发展的步点、新疆发展的需要,并始终以开创性的身姿和步伐,回应国家和人民的期待。

新疆科技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坐落在有“塞外明珠·山水梨城”之称的库尔勒市,也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一所大学。学院始建于2002年,前身为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2004年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迁址库尔勒市办学,2019年12月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新疆科技学院。

多年来,该学院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着力打造财经类、计算机类、医学类“三大主干学科集群”,形成“工管结合、医管结合、医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学科专业布局。

目前,该学院已开设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审计、医疗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税收学、电子商务、法学、新闻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纺织工程、轻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药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24个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医学、文学、法学等6个学科门类,拥有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课程。

该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旅游学院、化工与纺织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基础教学研究部等17个教学单位,设有18个行政部门和附属科研机构。作为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联盟骨干单位,与政府、企业、行业单位广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高师生实践能力。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20年春华秋实,是在平凡和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孜孜不倦、奋力拼搏的20年,是搏击时代发展大潮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的20年,更是团结奋进、追求卓越,和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同频共振的20年。

春华秋实 勇立潮头唱大风

逐梦前行,岁月如歌。20载风雨兼程,新疆科技学院用累累成果为艰辛努力授勋。

建校20年来,该学院连续培养了16届本科毕业生,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3675人,教职工626名,专任教师中100%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位于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河路的东校区,占地面积2000亩,建筑面积20.85万平方米;位于库尔勒市南市区巴州教育医养一体化项目所在地的西校区,占地面积107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如今,东西校区奋力挥动的两翼,托举着新疆科技学院展翅飞翔。前进中的学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鲜明导向,忠实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职责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教学科研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进展,办学质量、育人水平、办学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

——政治引领和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和根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使学校各级党组织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发挥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不断推进。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委在领导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显著增强。颁布实施了学校章程,构建了办学治校的“四梁八柱”。完善学校重要决议、合同等合法性审查流程,提升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组织建设和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健全基层党组织科学化、规范化设置,选优配强学院党总支班子,配备专职组织员,党建工作从“打基础”迈向“提质量”的新阶段。

——思政工作和意识形态不断显效。打造党政工团“大思政”格局,形成校内二级学院、共青团、教辅和行政人员、辅导员全面协同的教育机制。推进“筑基”工程和文化润疆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民族团结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师资队伍和育人质量不断提升。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逐步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办学规模较2019年翻了一番,形成全日制本、专科人才贯通培养体系。

——科研工作与创新平台不断优化。积极组织对国家及自治区各类项目申报工作开展高层次培训,专兼职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1项,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5项;指导支持专业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资助出版学术专著4部,实现了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

——社会服务与开放办学不断扩大。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巴州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组建了产教融合研究中心,与80多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主动与地州市党委和政府、兵团、中央驻州企业联系。

——从严治党和巡视整改不断巩固。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主要领导认真落实“四个亲自”,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把全面从严治党融入办学治校各环节。

——办学条件和保障能力不断改善。积极筹措办学经费,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1.7亿元,新建1栋实训楼、3栋公寓楼、2栋教学楼,配备了实验实训和教学设备,纸质图书从21万册向60万册迈进。实施校园绿化改造工程,开办教职工食堂,协调推进教职工团购房、安装东校区教师公寓空调、开设“周末影院”等一批实事好事,不断巩固“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

青蓝相继 奋楫扬帆向未来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二十载,正是风华正茂;向未来,仍需奋楫扬帆。

新时代创造新机遇、新征程注入新动能。新疆科技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定位,强化办学优势,彰显办学特色,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大学。

使命召唤担当,方向引领未来。根据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综合分析国情区情校情,新疆科技学院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面向2050年,提出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三步走”奋斗目标。届时,学院将建成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标志性教学科研成果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区域重大需求能力显著增强,国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

扬帆远航风正劲,砥砺前行正当时。展望未来,新疆科技学院将准确把握、牢牢锚定新时代学校的基本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立德树人为主线,坚持师资队伍为根本,坚持基层建设为基础,坚持特色发展为重点,坚持改革创新为动力,主动适应新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准确把握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解决好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作为、勇于担当,为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廿载风华,薪火相传。赓续荣光,逐梦前行。今日的新疆科技学院如翩然起飞的天鹅,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起点,迎着朝阳,振翅高飞!(张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