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科研处 > 科研动态

【回眸2023,奋进2024】新疆科技学院:砥志研思,勇攀高峰,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发布日期:2024-02-05浏览次数:0

编者按:过去的2023年,是学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学校一届二次全会精神,锚定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目标任务,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全校师生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全力抓好“三步走”奋斗目标和“12345”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的一年。

为全面展现2023年学校办学育人成绩亮点,1月28日起,党委宣传部开设“回眸2023,奋进2024”专栏,力求呈现学校一年来事业改革发展成就,展示学校在党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开放办学、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迎评促建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全校师生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昂扬面貌,激励广大干部师生振奋精神、踔厉奋发,书写好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时代答卷。

2023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主动服务区域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大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开展有组织科研工作,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0

1
慎始敬终,推进科研项目取得多项新突破



学校稳抓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牢抓教师科研诚信工作,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档案入卷等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全程管理,保证科研出成果、出人才,提高学科竞争力。一是高度重视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2023年,组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等11类270项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申报数量较上年181项增长49%。二是纵向项目立项数持续提升。2023年度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2项,其中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具体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首次实现立项突破)、“天山英才”青年科技拔尖人才项目——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1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2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45项,包括自治区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6项,巴州科技计划项目3项,校级科研基金项目35项,巴州社科联项目1项,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申报及立项数量均实现大幅增长;横向课题7项。三是部分课题验收等级实现突破。2023年组织科研项目结项验收33项,其中2022年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新疆文艺精品创作经验、现状及对策研究》在中期验收中鉴定为“优秀”(全疆仅3项)、结项验收结果为“良好”(11/53),首次在省部级课题验收中取得中期考核、结项验收双丰收。






0

2
臻于至善,全面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与培育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与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申请获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依托单位。该平台为我校教师申请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搭建新的舞台,也为教师科研工作的继续深入发展,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省部级科研项目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有效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二是校级科研平台取得突破。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共建“功能纤维材料研究中心”,下设生物质纤维材料研究室和功能纳米纤维材料研究室,瞄准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和巴州地区资源禀赋,致力于功能纤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打造科研创新、合作交流、产业转化与应用三级平台,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建设“新科外语翻译服务中心”;依托医学院培育建设药学学科科研平台、建设动物实验中心等教科研实验实训平台,主动服务地区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智力资源。继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所”内涵建设。三是“产教融合与新商科发展研究中心”通过中期验收。作为学校目前唯一省部级研究基地,下设四个研究所(研究方向)今年组织开展多场学术活动,重组稳定团队,资助出版《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会计变革探索》《新疆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前景》《数字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三本学术专著,目标任务完成率超过50%,顺利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中期验收答辩。






0

3
行稳致远,持续推动校内外学术交流



学校持续推动校内外学术交流,逐步提升学校声誉和影响力。一是携多项科技成果参展2023亚欧博览会·教育国际论坛。此次参展是我校转设以来第一次参加科技成果展,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科研处积极协调对接,携5项典型成果参会,通过展板、实物、实地讲解和电脑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参展成果获得广泛关注,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学术知名度。二是举办多场次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成功举办首届新疆人工智能论坛,邀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陈雯柏教授、塔里木大学施明登教授、石河子大学葛云教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刘学君教授分别作主旨发言;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举办新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新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的成果作分享与交流,同时依托“小组团”援疆团队开展多场学术会议。三是年度学术活动氛围浓郁。在学校迎评促建的大背景下,组织、鼓励各二级学院、专任教师开展、参与各类学术活动。组织开展了“名师讲堂”报告4场次、“企业行业专家进课堂”系列活动19场次、“论文工作坊”系列讲座10场次。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报告会、研讨会144场次,分享参加高水平学术论坛、会议7场,二级学院主体作用发挥进一步增强,学术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化、丰富化,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下一步,在全面总结学校科研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突出短板基础上,学校将深入坚持“四个面向”,以服务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持续推动科研平台建设,积极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努力构建有组织、全流程、系统化的科研组织模式,进一步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科研诚信建设新格局,努力产出标志性科技成果,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以更高水平科研工作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